仅靠天分,他们成为不了顶尖棋手

仅靠天分,他们成为不了顶尖棋手

常昊

新一代的90后、00后棋手,要比“常昊们”幸福得多了。如今更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孩子们可以从小接触更丰富的围棋资源,比如围棋的APP、网络对战,也会有更多的围棋培训机构辅导他们,让年轻一代的棋手迅速成长。

当然,因为选择变多了,围棋也同样受到了其他兴趣爱好的冲击,能够最终与围棋结缘,必定是对围棋有了“大爱”。中国棋手辜梓豪曾经谈到,小时候家里给他报了很多兴趣班,有书法、拉丁舞等等,但最后选择了围棋,这就是缘分。

辜梓豪

第二步:坚持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这一点在围棋领域同样如此。这门竞技项目考验着棋手的天赋,也考验着心智和毅力,真正的成功者寥寥。想要成为职业围棋选手,光有兴趣和爱好是不够的。

前面提到了常昊因为自己的天分所以爱上了围棋,他6岁学习围棋,8岁进入上海队,10岁进入国家队,12岁就获得世界青少年冠军。奖项光环无数,看似一帆风顺,却也有不顺的时候,年轻气盛的少年自然渴望用更多的胜利证明自己。但常昊曾经一度连续6次获得“亚军”,心情非常失落。当人们看到获得世界冠军的常昊意气风发的时候,又可曾想过他经过了怎样一番坚毅的心理建设。

围棋是一项“慢”运动,一盘棋的时间久,想要涨棋,想要有所成就,需要机遇,也需要时间和耐心。在追逐胜负的过程中,输赢难免对棋手的心态造成很大影响。

成年的职业棋手,有时候也会遇到状态低迷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强大的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心态。棋手连笑少年就成名,24岁的他也曾经遇到过职业生涯的低谷期。但是连笑有着坚韧的毅力,他还发微博鼓励自己:“要做一辈子事不能放弃呀,给自己加油,雨过天晴从头再来。“

连笑

第三步:与时代同步

围棋传承千年,它的魅力在于有规可循又有着无法预料的变数。这项运动能够流传至今,依然魅力无穷,就在于钻研的人,能够不停地与时俱进。以前,围棋界的信息交流很慢,大家都是闭关苦修;如今随着线上围棋对弈的推广、各类围棋比赛的日益增多,棋手们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也让这项运动可以有更强大的活力延续和发展。

中国著名棋手陈耀烨就曾经提到,AI出现对围棋选手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大家的差距越来越小,风格也变得更多样化。因为都在向AI学习,思路变得开阔,见识过的布局也越来越丰富。每个棋手和智能AI下棋,会有不同的心得和要领。世界围棋的格局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陈耀烨

如今,职业棋手的训练模式中,与AI下棋成为了重要的一环。以前大家都聚在棋院研究,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训练,效率比以前提高不少。

另一位中国棋手唐韦星给很多后起之秀和业余棋手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想要提升实力,必须得学会复盘,看看自己为什么下出了昏招,或者是对手为何下错。多去思考,才有提升,胜利自然也就在不远的前方。

唐韦星

第四步:心智与体力的修炼

我们常说:“一招下错,满盘皆输”。围棋盘上虽然有361个眼位,但有时候仅仅一步昏招,就会导致几个小时的努力付诸东流。专注是每一个棋手必备的素质,大脑要时刻保持“在线”状态。因为要不停地思考,用脑频率很高,围棋选手的“职业病”就是失眠和脱发。这当然是笑谈,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围棋不仅是心智的历练,同样也是体力的考验。

通常来说,25岁左右是围棋职业选手的巅峰期,从体能和大脑的活跃度来说,人类在这个年龄段是最强的。当今的职业比赛,棋手平均要连续下五个小时,体能要求非常高。每次下完棋,总会有点晕晕的感觉。而且大多数比赛中午开始,很多选手不吃午饭,因为胃部消化食物,影响大脑供血。所以当一名棋手进入职业阶段,不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棋力,更要注意身体的锻炼。

古力

第一届“天府杯”世界围棋职业锦标赛上,持外卡参赛的老将古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虽然年龄已经不在黄金阶段,但作为足球迷的他,平时非常注意体能锻炼。古力谈到自己的这个爱好,谈到了足球和围棋两大运动也是有共性的——都讲究“配合”。足球是团队配合,围棋是每个棋子之间的配合。任何运动都有相通之处,都是体力和智力的结合,缺一不可。

从懵懂少年,到叱咤黑白世界的“九段大神”,这些职业棋手付出的艰辛岂能是上面寥寥。作为围棋爱好者的我们,却可以从明星棋手成长的小故事中感悟围棋的进阶窍门,你get到了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风暴

隅的成语
365bet注册送36

隅的成语

🌀 07-14 🌊 阅读 9455
人偶十大品牌排行榜
office365个人邮箱

人偶十大品牌排行榜

🌀 07-04 🌊 阅读 173
淘宝评价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评价?
365bet注册送36

淘宝评价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评价?

🌀 07-21 🌊 阅读 3214